多人造谣被处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7日)

日期:2025-11-18 浏览:

传闻:贵州均义发生两起交通事故? 真相:近日,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布“贵州省淳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发生交通事故,造成2人死亡、1人受伤”、“贵州省淳义市亳州区三河镇一辆货车失控撞向马厩”等信息。经核实,上述信息均系谣言,系网民杨某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故意编造,以博取关注。目前,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罚款。 (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贵州辟谣”、微信公众号“峨川公安”) 四川安岳一男子被抓,为辟谣“到了年龄不结婚就开除”的谣言。 详情:四月某网友川省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帖称:“当地一家公司发布通知,要求限期解决个人问题,限期后一年内不组建家庭的,必须主动辞职。”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。经查证,未发现当地任何企业发布过类似规定,视频内容也只不过是谣言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,杨某的行为涉嫌捏造事实扰乱公共秩序,判处行政拘留六日。 (来源:四川省网络谣言举报驳斥平台、Newscover) 误区:HPV 疫苗会导致绝育吗? 真相: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。 HPV疫苗的主要功能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和预防从而降低患宫颈癌和其他 HPV 相关疾病的风险。其成分不含影响生殖系统功能的物质,不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、子宫发育或荷尔蒙水平。大量临床研究和全球数亿次疫苗接种数据表明,HPV疫苗安全可靠。世界卫生组织、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都没有提出HPV疫苗影响生育能力,更没有提出导致不孕不育。 相反,HPV疫苗对女性生殖健康有负面影响。它有助于保护她们的健康并降低宫颈病变、宫颈手术和相关妊娠的风险。对于单身、无子女的女性来说,HPV疫苗不仅安全,而且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。 (来源:WeC帽子公众号“驳斥科学谣言”) 报道:网络警察会依法查处虚假地震谣言吗? 详情:近日,山西省忻州市网警在工作中发现,有网友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段标题为“山西省忻州市发生3.9级地震,造成街道混乱”的虚假视频,引起关注,引起当地居民恐慌。该视频发布后,山西省地震局在其官方账号上发文否认谣言:“山西省发生3.9级地震,造成街头混乱!”这与事实相矛盾。调查发现,网友徐某为了吸引关注和访问,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有关地震的谣言,并发布在自有媒体平台上,导致谣言广泛传播,造成负面影响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十五条,其行为属于散布虚假谣言、扰乱公共秩序行为,公安机关依法对徐先生给予行政处分。(来源:“公安部网安办”微信公众号) 通报:安徽省合肥市是否已发布关于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典型案例的通报? 详情:今年以来,安徽省合肥市委网信局开展“清理江淮网/自媒体虚假信息”专项行动。按照相关业务协议,网信、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,依法关闭违法违规网站15个,处理违法网站平台695个依法查处“自媒体”账号,接收处理群众举报投诉1381件,依法约谈违法违规“自媒体”平台账号责任人28名,有效压制网站平台和“自媒体”违法行为。 10 个代表性示例已公布。 案例一:“XX阿源”账号为博取关注、吸引粉丝,通过多个平台、账号编造、发布虚假信息,诽谤经济发展,误导公众认知。该账号用户被依法约谈,责令其停止更新账号并进行自查,消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二:“孙XXX老师”账号使用同质化措辞,编造虚假故事,诽谤经济发展,误导公众,以吸引关注和关注。账号用户受到严厉批评,一致教育依法责令删除虚假信息并自查改正。 案例三:“茂物”账号 该账号使用者受到严厉批评,并责令接受教育、删除虚假信息,并依法进行彻底自查和改正。 案例四:“小鱼爱XXXX”账号为博取网络关注,利用人工智能工具重构其他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,发布虚假信息,声称“合肥野生动物园老虎幼崽咬伤5岁女孩”。该账号使用者依法受到行政处罚,责令其删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五:“绿洲护眼XX”账号在网络上恶意发布“某公司屏幕可致盲”等虚假信息,诽谤、攻击公司产品质量,给公司造成严重负面影响。犯罪行为已依法对账号用户进行处罚,并责令其删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六:账号“XXX791”发布“河水中毒,河里漂浮着很多死鱼”等谣言、虚假信息,博取关注,对账号用户依法进行批评教育,并责令删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7:基于道听途说信息而非事实信息,账号用户“小涵”被依法严厉批评、教育,并责令删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八:“孤独XX”账号利用“农贸市场的车”来吸引关注。他们传播虚假视频称:“人太多,速度太快,死了好几个人”,引起公众恐慌,扰乱公共秩序。该账号使用者受到行政处罚,并被依法责令删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9:“松风XXX”账号T引起关注后,有谣言和信息流传,“小区二期,一对悲惨夫妻发生惨烈打架,男子砍断妻子手臂跳楼”。此举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,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。该账号使用者受到行政处罚,并被依法责令删除虚假信息。 案例10:“玩玩的○○”账号为了吸引眼球、流量、借机推销产品,发布了“我三年级的女儿和同学竞争队长的位置,输掉比赛的同学嫉妒,偷偷把碎纸片塞进女儿保温瓶里”等谣言和信息。该账号用户被依法批评教育,并责令删除虚假信息。 (来源:《安徽省互联网恶意/违法信息举报》微信公众号)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